——追记河南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公保
生命的意义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短,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正如天际的流星,哪怕只是瞬间的璀璨芳华,也将成为永恒。公保同志用生命中最宝贵的29年时光,怀着对党的事业和服务河南发展的满腔热情,数十年如一日的认真工作,积劳成疾,虽患有心脏病,但他沉在最基层,冲在第一线,特别是在当前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时刻,他讲政治、顾大局,不顾疾病缠身,兢兢业业、忘我工作,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奉献不止。公保同志的生命虽然停留在了52岁这一年,但他却用忠诚与担当、奉献与责任、铁骨与柔情,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歌,展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抒写了一名普通公务员默默奉献、爱岗敬业的篇章。在蒙旗草原上,有他名字出现的地方,就有一个共产党员挺拔的身影……
寻找着他的足迹,用心阅读他用生命抒写的每一页。
一颗真心,沁暖人心
“一个好人,就这么走了。”在采访时,切江扎西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一句话,反反复复。多松乡切江扎西是公保副检察长生前的帮扶户之一,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默默起身从影集拿出了一张他们的合影照片,盛夏的草原,他们席地而坐,正在谈论着什么,切江扎西手中还攥着一条没献出去的哈达。他说:“当时公保副检察长正在跟他说草原管护员工作的事情,还说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让我有什么困难就给他打电话,没想到,这么突然。”说到这,他沉默了,看着照片仿佛在思念一位失去的亲人一样。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从检多年的检察官,公保在河南县群众心目当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每逢遇到案件双方当事人家属上访,都会第一时间找公保,他都会耐心细致地化解。就是在他去世之前,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一起强奸案因证据不足,在检察院做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被害人及家属10余人不满这一结果,多次到犯罪嫌疑人家找人,甚至大打出手,后来他们找到检察院,点名要让公保副检察长解决,并表示“我们只相信公保说的话”,在公保的多次协调之下,最终各方坐在一起,心平气和地达成了和解。
对于群众的事,不论大小,他都会放在心上。2012年底,在准备去联点村赛尔龙乡兰龙村进行“两节”慰问并开展民主评议工作时,公保提出在所有相关表格上都使用藏汉双语,方便牧民群众理解。公保这一细心的举动让当时刚参加工作的干警印象深刻,在心中种下了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种子。
作为联点村“第一书记”,公保多次组织全院党员到联点村开展法制宣传、慰问贫困户等活动。在河南县遇到需要帮助或者看见联点村贫困群众时,公保都会起到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模范作用,捐款捐物。特别是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当中,对帮扶的三名贫困人员自掏腰包分别捐赠1000元现金、大米和食用油。
一份事业 大公至正
参加工作29年,从书记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河南县人民检察院的“办案专家”、“业务尖子”、“矛盾化解能手”,历任河南县人民检察院科员、公诉科科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党组成员、副检察长。29年的坚守,是他不变的人生追求。
为人低调、乐于助人、和蔼可亲是同事们对公保的一贯印象,可就是这么一个在生活中平易近人的人,到了审讯室面对别人拿不下的案子,却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突破口,不仅让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还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与公保共事了19年之久的多杰仁增副检察长谈起这个“老搭档”,让他不得不佩服的就是公保的心思缜密和在面对犯罪嫌疑人时的铁面无私。他回忆,前几年河南县发生了一起影响较大的持枪抢劫案件,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公保受检察长指派办理该案件。在这起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中,被告人关某某等四人涉嫌持枪抢劫、盗窃、故意伤害、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当时因取证困难,导致证据不足,公保自动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前往西宁、门源、黄南、甘肃玛曲、碌曲等地调查取证。亲自审查案卷材料、走访群众、会见律师、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在历时5个月(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之久后,将该案办成了铁案,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是河南县有史以来办理的刑事案件中判处刑期最高的案件。
在2011年,公保同志作为公诉科科长,在办理完某某涉嫌盗窃罪一案时,被告人在家属的帮助下当庭翻供,其家属还找来证人做伪证,给案件办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休庭后,公保就带着干警去各方取证,提取到家属要求被告人翻供的证据,又向两名“证人”了解情况,说明厉害关系,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之后马不停蹄的到西宁市东川监狱,找到本案已判决的同案犯当庭对质,最终锁定证据,对被告人做出了公正的判决,两名“证人”也以伪证罪被黄南州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参加检察工作以来,他先后办理各类刑事案件上百起,在他办理的这些案件当中,无一起冤假错案,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均被法院作了公正的判决。真正做到了“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本色。
扎根高原 兢兢业业
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工作狂”,他不知疲倦地冲在工作第一线,沉在基层牧区老百姓身边。公保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等办完这个案子,忙完这一阵,我就休息”。可是,“闲不住”的他一办理起案件来就完全忘记了医生和家人的叮嘱,他常常忘记按时吃饭,思考整理案件经常熬到深夜,同事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常劝他请假住院治疗,但直到倒在工作岗位上,他的办公桌抽屉和下乡办案随身带的公文包里也就只有寥寥几盒还没吃完的藏药和降压药,公保还是没有等到住院治疗的那一天。
经常和公保一起办案的县公安局刑警朱忠海谈起这位“老大哥”,回忆起18年来一起下乡的情景,眼神中不禁流露出无限敬佩和怀念。“每次跟着公保大哥一起办案,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查案子的时候有一点地方出现疏漏,他都会及时更正出来,他对待工作特别认真,08年的时候,河南县发生了一起系列盗窃案,牵扯到20多起案件,我们就从河南县查到甘肃省玛曲县欧拉乡,当时大家都有点疲怠了,但公保大哥还是一心钻到案子里,带着我们在欧拉乡挨家挨户查,在查到第45户时终于找到了重要线索。”
在近30年的高原工作中,公保同志认真履职、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河南县检察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公保同志曾荣获全州“三打击两维护”专项活动先进个人、全州反自焚专项斗争先进个人、河南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先进个人、河南县“两讲两促”暨春季维稳先进个人,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公正执法 铁骨柔情
说起检察官,人民群众会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点赞,因为他们秉公执法、伸张正义,而犯罪嫌疑人和他们的家属会怎样,毋庸置疑。可是,记者就见到了为公保竖起大拇指甚至流下泪的被告人家属——洛多。在检察院值班室里他讲起了他与公保副检察长难解的情愫。他说:“我儿子因为打架要坐牢,当时就是公保副检察长办理的案子,在案子结束后,我们接到了他的电话,问我们有没有意愿来检察院当门卫,我们简直不敢相信,后来才听说是公保副检察长在办理我儿子的案子时,了解到我们家条件困难,就争取了门卫的工作,现在我儿子也出来了,还学了车,我们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但是公保副检察长却看不见了,真正是个好人、好干部、好党员。”记者问起恨不恨公保副检察长时,洛多连连摆手,说“感激都来不及,从开始到现在从来没记恨过他,反倒是我一直想对他说声谢谢,可是说不了了。”说到这,洛多哭了,苍老的脸上抹过些许伤感,眉头的皱纹也更深了……
河南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欧瑞兵起初认识公保是因为他遇到拿捏不住的案子时,就总是跑到法院与他们一起探讨,工作认真、一丝不苟是留给欧瑞兵最深的印象,但在2016年,他们一起去山东办案的那次经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他说:“我们当时坐火车到山东已经是下午了,而且当时公保一直感冒,水土不服,我们都提议先回宾馆休息调整,第二天再去被告人家中,但公保副检察长拖着快虚脱的身体下了火车就去了,到了被告人家里,老太太很不配合,我们都没办法了,还是公保副检察长经验多,苦口婆心的一直说利害关系,水都没喝上一口,最后,老太太答应好好配合我们的工作。当我们结束时,公保还一直反过来用心的劝老太太,安慰她不要太伤心。”欧瑞兵告诉记者在后来回宾馆的路上,公保副检察长说了一句让他终身受益的话“办案不仅要对案件负责,也要对被告人负责,要把每一起案子都办成经得起考验的铁案,才对得起当事人和被告人,这样案子才算是完结。”
由于公保副检察长扎扎实实的工作,长期以来,当事人服判率一直都是100%,他经手的案件没有一个群众上诉。
谆谆教导 受益终身
是领导,更像是家长。从太阳升起到日落余晖,关于公保副检察长,河南县检察干警总有着说不完的回忆。“公检走了,不是领导不在了,是我们的亲人不在了……”侦查监督科科长马敏说:“作为回族干部,单位食堂不清真,每次遇到单位聚会,公检都会自己掏钱给我买清真的饭菜,再一次执勤任务中,他又自己掏钱给我买了锅灶,让我能安心工作。我们都是同仁县的,会经常坐他的车回家。” 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公保在干警们心中的形象,就像家长一样。
在工作之余,公保副检察长经常关心干警宿舍暖气热不热,在河南县工作习不习惯等问题;也会时常叮嘱外出学习培训的干警要多学点知识,回来后还要检查外出学习干警的笔记,对一些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在公保担任公诉科科长期间,根据河南县实际,实现了“双语诉讼”常态化,进而培养出了一批“双语诉讼”检察干警,对此项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公保同志作为副检察长分管侦查监督和公诉工作,在公诉科干警的印象里,公保对于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要了解情况,指出问题,分析解决方法。2016年在召开全州公诉观摩庭前夕,他多次与公诉科干警一起研究起诉书的撰写,开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几乎是手把手的把自己从检以来的丰富经验传授给青年检察干警,最终这次观摩庭圆满结束,但他还就庭上出现的瑕疵和干警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在平常的学习中,他也是最积极的,不论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或刑法修正案,在集体学习之外,总能看到他在办公室认真记笔记的样子。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多名青年干警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成为了院里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拉本加是陪在公保身边最后时刻的人,他刚到检察院上班的时候,公保是公诉科科长,而18年后的今天,拉本加成为了检察院公诉科科长,角色的延续是无数个案件中公保副检察长对拉本加的提携和帮助,也是为河南县检察事业培育出的又一名合格检察官。他告诉记者,“公检走的很突然,当时一心想着能好起来,但是人走的太快了,我一直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也一直不愿回忆和提起他的离开。”说着,他点了一支烟,默默走到公检办公室门口,任由烟丝慢慢燃尽,就像与挚友娓娓而谈。
无愧工作 愧于家人
公保的妻子娘高吉于2012年从优干宁镇二完小退休,离开河南县回到了同仁县保安镇,从此夫妻二人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自从那时候起,公保一直居住在县检察院自己的办公室中。妻子一度哭泣地回忆道,她曾经无数次要求过公保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加之常年身体不好,给组织打报告,早点退休。公保每次都会说单位没人、单位忙,现在还不是退休的时候。她说:“我们现在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以前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靠他来解决,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他走了,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儿子的婚事他也一拖再拖,为孩子装修房子也腾不出时间,婚期一直往后推,本来定到今年的国庆节,可他人就这样走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世上最令人痛心的事情,公保父亲冷本当周已有85岁高龄,因公保去世极度悲伤。他回忆道:“公保在家里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从来没有反驳过家人的一句话,当他生病时,公保背着他去医院看病,给他喂饭、喂水,给他处理大小便。”公保儿子更藏尖措在父亲去世后一直沉默不语,女儿更措看卓赶回老家后在父亲的遗像前嚎啕大哭,她说:“父亲为了检察事业常年在河南县工作,母亲常年在同仁县保安镇照顾老人,哥哥在同仁县公安局工作,常年值班,我在新疆上大学,全家人一年四季都吃不上几次团圆饭,甚至连父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就是这样一个在群众眼中的好干部、在父母眼里的好儿子、在妻子眼里的好丈夫、在儿女眼里的好父亲、在同事眼里的好领导永远离开了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公保同志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大公无私,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坚守宁静,潜心做事。公保同志牢记初心,坚持勤勉务实、乐于奉献、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用短暂的一生践行了检察干警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庄严使命。他的率先垂范也激励了广大党员干部要像他一样,牢固树立“公正”理念,强化“清廉”意识,一身正气,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017年9月12日11时,52岁的河南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公保,在参加全国综合治理先进表彰视频会议时,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心口疼痛,被同事送往河南县人民医院紧急抢救,确诊为心肌梗死、高血压,鉴于病人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河南县人民医院建议将其立即转往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进行救助。当救护车行至离泽库县不足10公里处时,公保同志病情恶化,脸色苍白,嘴唇青紫、浑身冷汗,被立即送至泽库县人民医院抢救,经过45分钟的抢救,9月12日12时43分,公保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间,离开了他最热爱的大草原。
他走了,留给人们深深地遗憾和不舍的思念。也留给河南县广大党员干部一面镜子、一把标尺……
文、图/河南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