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党建动态 / 内容列表
河南县深入开展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讲活动
2017-09-14 11:29 来源: 河南县委宣传部

8月份以来,河南县紧密结合黄南州在我县开展的“爱国、感恩、团结、法治”宣讲活动,深入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讲活动。州、县4个宣讲组在历时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深入机关、乡镇、村社、寺院、学校进行宣讲,现场聆听的群众、僧侣、学生等达到2万余人次。“讲得太好了!既听得懂,又记得住,没空洞的大道理,讲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说的都是本地话和实在话,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很多道理。”许多群众这样反映。

领导重视、合理部署,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根据省、州委宣传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讲工作方案》方案及通知精神,河南县高度重视,认真组织部署此项活动,确保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效果明显实际。制定印发了《河南县深入开展“爱国、感恩、团结、法治”宣讲活动方案》,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政法、宣传、统战、公安一把手担任副组长,政法、统战、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农牧及非公经济、社会组织等单位人员为成员的法制宣讲活动领导小组,加强了法治单位与社会团体的内外联动,充分发挥了各行各业的资源优势,发动了全社会参与和支持。全县及各乡(镇)陆续召开动员会,并邀请州、县对口宣讲组,县级联点领导干部参加。明确活动主题,充分发挥宣传媒体优势,利用“美丽河南”微信、河南新闻网、“云端黄南”手机客户端、县电视台、“天河之南”报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开展“爱国、感恩、团结、法治”宣讲活动的意义、目的、内容,在全县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攻势。

精心组织、丰富载体,深化主题活动内容

实现宣讲全覆盖,共建法治河南。坚持面向全县,突出边远乡镇、村(社区)、寺院等重点地域,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寺院僧尼、村警、网格管理员、青年牧民等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宣讲网络,将群众宣传教育与群众工作全覆盖、法治河南、精神文明创建、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成果等活动有机结合,突出主题宣讲,注重特色宣讲和典型宣讲,努力充当好传递党的声音的“播音员”、帮困解难的“服务员”、维护稳定的“治安员”,形成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立体宣讲体系。为达到宣讲“全覆盖”的目的,全县共抽调宣讲员38人,分3个宣讲组,联合州委宣讲进行宣讲,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县6个乡镇、39个行政村、12所学校、4座寺院的宣讲活动,发放宣讲资料4万余份,开展的“爱国、感恩、团结、法治”宣讲活动,群众有兴趣听、反响强烈;赠送的宣传资料和法律书籍,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和谐稳定。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通过观看专题片、集中宣讲、发放资料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筑牢“四个意识”、深化“三个离不开”、增强“五个认同”,坚决反自焚、反分裂,坚定维护国家统一,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为全面提高各级干部的民族政策水平,增强各族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社会的团结进步,在全县干部群众中突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中心,紧紧围绕民族工作主题,突出基层,服务百姓,做到了个个参与、人人皆知。各宣讲组深入全县各村和宗教活动场所,在乡、村领导和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的密切配合下,采取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认真排查全县民族宗教界存在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及矛盾纠纷并化解调处,为群众排忧解难,有力地维护了全县民族宗教界的和谐稳定。

发扬优良传统,弘扬爱国感恩精神。以“爱国、守法、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为中心,针对群众、僧侣、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基本国情、省情、州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国家利益之上的思想。正确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积极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的演讲、主题黑板报、年级文化班级文化的宣传、革命歌曲大家唱等,多渠道、深层次地宣传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宣传营造校园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生中间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不断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举办了“倡导移风易俗 携手民族团结 喜迎十九大”文艺汇演、“铭党情 颂师恩 共奋进 促团结”庆祝第33个教师节文艺汇演暨优秀教师颁奖典礼等活动,通过文艺汇演的形式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新风正气,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让乡风民风美起来。同时,也为展现全县各族人民群众团结进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促进各族群众互相学习、互相,和谐相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爱国、感恩、团结、法治”宣讲活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气氛。

宣传宗教政策,做好宗教管理工作。以“强意识,促和谐,聚能量”为宗旨,丰富学习宣传内容,增强了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及安全意识。一是紧抓学习培训,着重培树法律意识。狠抓教育培训,组织宗教界人士重点学习《法律宣传进寺院》《20种涉藏违法行为》等法律法规,强化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的法律意识,使法律及宗教政策法规更加深植于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心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注重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宣传,培树责任意识。组织进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理论培训班,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掌握精神实质,引导宗教界人士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认识。了解当前宗教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中国化方向,做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带头人。三是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培树爱国意识。鼓励宗教教职人员在讲经讲道过程中,深入挖掘和阐释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内容,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讲经讲道活动中,激发信教群众的爱国热情,推动信教群众爱国爱教,爱岗敬业,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媒体影响力。在开展“爱国、感恩、团结、法治”宣讲活动中,结合本地特点会让维稳工作实际,围绕“维稳、法治、党的理论知识、以及民族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方面,编印了《河南县“爱国、感恩、团结、法治”宣讲资料,并在全县范围内发放;“美丽河南”微信平台、河南新闻网、“天河之南”报、“云端黄南”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开设专栏,共发布“爱国、感恩、团结、法治”宣讲活动信息13条,县电视台共播出新闻10余条;全县重点场所、主要干道及各乡镇、村社悬挂标语60余条,电子屏播出滚动标语30余条次,形成了覆盖乡村、体系健全的群众宣传教育大格局。

认真总结经验,呈现宣传亮点

亮点一:主题突出,承上启下。今年来,县委宣传部结合我县实际和重点工作,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开展“四下乡”活动、精准脱贫宣讲活动、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州委主要领导讲话精神等,为这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讲活动奠定了基础、打开了路子,使全县宣讲工作承上启下,取得了成效。

亮点二:安排到位,责任明确。宣讲工作不是空谈,为了使我县宣讲工作扎实有效,河南县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召开动员大会,出台方案,建立健全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宣讲领导机构,下设县宣讲组、督察组和宣传报道组,制定州、县宣讲组宣讲任务表和宣讲台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上至领导,下至村民,制定追责制度和乡约民规。

亮点三:领导带头,率先宣讲。以县委常委为组长、相关单位“一把手”为副组长分三个宣讲组,在全县范围内针对党的惠民政策、民族团结、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国家法律法规、精神文明、爱国感恩、环境保护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集中对牧民群众进行宣讲。

亮点四:深入基层,不漏一村。河南县宣讲组按照《河南县“爱国、感恩、团结、法治”宣讲组分工表》,分组分时段进入到乡、村、社展开宣讲,做到宣讲入村入社,家喻户晓。

亮点五:创新模式,贴近生活。宣讲打破了以往的“我念你听”“照本宣科”、“领读”、“讲话式”的宣讲模式,制做宣传彩页、展板、挂画、观看视频、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建立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这种直观的多样性模式让群众去感受,去理解,用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和身边存在的来感化自己,充分感受近几年不断变化和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达到宣讲目的。

亮点六: 新闻宣传,强音律动。运用云端河南、河南县新闻网、政府网、《天河之南》报、美丽河南微信平台、县电视台、大型户外广告牌等新旧媒体,开通“宣讲进行时”专栏,以图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