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专题 / 党建动态 / 内容列表
一问一答带你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61-70) ​
2020-07-08 09:45 来源: 河南县委宣传部

61.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对外交方针政策进行了哪些重大调整?

答: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作出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判断,对外交方针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最主要的是:

首先,在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新的科学判断,改变了过去认为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看法,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一步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第二,在对外政策和策略上,改变了过去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威胁而采取的“一条线”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坚定地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边,谁推行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发动战争就反对谁。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不同为借口,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

62.十三大确定的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什么?

答: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6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6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65.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上复杂情况,邓小平提出的外交“二十八字”方针?

答: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

66.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开展的“两个飞跃”是指什么?

答: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67.哪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68.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O年力争比二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69.在台湾问题上的“四个决不”是什么?

答:2005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民盟台盟台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谈话时指出在台湾问题上的“四个决不”。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70.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答: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看法和主张:(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五)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六)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七)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的一切正当权益;(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来源/县党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