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政务动态 / 内容列表
聚集生态畜牧优势发挥助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2022-09-22 03:34 来源: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近年来,河南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着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两山”实践成果转化,突出“绿色”“有机”两个关键,扎实推进生态有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不断改善牧区人居环境,实现“生态、民俗、产业、效益”协调发展,生态畜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把推进生态有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号工程”,围绕发展抓党建的工作思路、明确发展任务、创新发展模式,紧盯生态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新任务,近年来,我县先后启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县建设,成功举办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暨牦牛产业发展现场观摩会,成功启动河南县牛羊活畜交易市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高质量发展体系不断形成,绿色有机畜产品已成为河南县“金”字招牌。2021年以来通过载体培育顺利完成3家生态有机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成功创建13家州级示范社,8个合作社实现年分红20万以上,建成雪多牦牛保种场1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5处、优良畜种繁育标准化有机养殖示范牧场19处、特色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3处,完成30家合作社和130多家养殖大户及合作社改造升级任务,引进万吨以上规模有机肥生产厂家1家,构建“企业+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为现阶段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把牢人才振兴抓手,描绘乡村崭新画卷。为推动畜牧业不断转型升级、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河南县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原则,全面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和大学生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试点建设,期间累计开展新型职业牧民培训1000人次,组织招聘14名大学生开展村集体经济服务并选派1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各村现场把脉问诊,对症下药,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的方式指导牧民群众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和牲畜高效养殖技术等问题,先后与青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天津科技大学等学院进行“院企合作”。在加强县域创新驱动建设中,根据草地种质资源、打贮草等草业生产和家畜高效养殖的实际问题与青海大学开展校地合作,顺利召开校地学术交流会,积极探索理论研究结果与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相结合,这种科技创新的合作方式,不仅为高寒草地的生态修复奠定了基础,也为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高牧民收入积累了丰富经验,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创新培育地标品牌,打造高原特色名片。河南县依托独特资源底蕴优势全面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目前已连续15年通过有机再认证,研发出乳制品、肉制品、皮制品、毛绒制品、骨制品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有机产品330余种,26项144类获得商标注册,有机认证19种(其中绿色肉食品认证12种、奶制品2种、有机肉食品认证5种、SC认证2家),成功创建2家省级龙头企业和3家州级龙头企业,2022年成功建立河南县雪多牦牛、欧拉羊高档冰鲜品和调理品科研实验室,研发雪多牦牛、欧拉羊高档冰鲜品和调理品、青海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特色菌种采集及其在酸奶中的应用、黄南州特色抗高原缺氧损失饮料、青藏高原新型特色工坊啤酒研制<红啤、奶啤>精酿啤酒、传统风干肉技术改良和系列新型牦牛肉干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特定健康功能牦牛和欧拉羊低聚肽的精准制备及产品开发、黄绿蜜环菌的增值化加工与应用等7个领域的产品,有效解决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强化生态治理效能,提升乡村文明“气质”。河南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思想意识,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力巩固提升生态领域“国字号”荣誉,以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统筹推进“河湖长制”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生态修复,坚持“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成果转化目标定位,高质量完成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建设项目、“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和“生态空间展示厅建设项目”,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荣获第9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同时也实现了河南县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和“经济跟跑者”向“生态领跑者”的美丽嬗变。

文、图/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

总监制/仁青

监制、审稿/仁青东知

编辑/代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