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政务动态 / 内容列表 河南县:以“加减乘除”法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丰收” 2020-06-03 09:01 来源: 河南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河南县以更高质量、更高标准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打造山水黄南、高质量推进‘三区建设’”战略部署,以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为契机,以“禁塑令”、小康示范村、县级干部责任田、生态有机畜牧业示范县建设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做大做强以“有机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产业,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丰收”的新兴之路。健全机制,在制度保障上做“加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议,研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压紧压实了各部门单位生态环保责任。同时,制定出台《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村建设实施意见》《创建县域内无垃圾示范县实施意见》,初步建立了契合县情的长效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靠制度保障。多措并举,在生态修复上做“减法”。加大鼠虫害防治、黑土滩治理、禁牧封育、林地保护等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县级领导干部草原生态治理责任田示范建设,落实42块草场、9.89万亩草原进行挂牌和生态治理恢复工作。“十三五”期间:完成减畜任务36万只羊单位,防治鼠虫害2685.5万亩,治理黑土滩22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人工造林1.864万亩,兑现发放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资金5.02亿元。在出台“禁塑令”的基础上,2016年,河南县开始打造县域内无垃圾示范县,2018年开始推行全域无废示范县,大力开展环卫能力提升、卫生死角及庭院环境整治、公厕建设和治理、交通沿线专项整治等八大行动,组建乡镇、村社保洁员队伍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在每个月的13日和26日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形成了环卫、生态公益岗、干部群众共同治理的环境整治模式。推进清洁取暖,实施集中供热站“煤改电”项目,每年减少3.2万吨标准煤、8.1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2.4千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和1.2千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县城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000吨,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7%。在天津援建项目的支持下,建设了垃圾分拣中心和垃圾高温热解项目,全县境内以医疗废物为主的危险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优化升级,在双促双赢上做“乘法”。河南县以建设现代化生态有机畜牧业强县为目标,牢固树立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围绕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创新推进“大牧场+大基地+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的生态有机畜牧业示范县建设,2019年,在上海、北京、深圳、厦门、西宁等地区成功举办招商引资暨特色有机产品推介会7次,签约27项,签约金额达18.6亿元,落地资金1.88亿元,实现从大草原到大城市,大牧场到大市场的全新突破。“雪多牦牛”“欧拉羊”正式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河南县特产专柜投入运营,为推介河南县有机产品搭建了广阔的网上平台。一项项务实的开放举措,使河南县有机产品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销路越来越好。担当作为,在整改销号上做“除法”。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河南县委常委会及时召开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省、全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部署会精神,制定印发了《河南县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明确了问题清单和整改时限。各相关责任单位对反馈的问题逐条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压紧压实部门责任,明确整改责任人。针对国土绿化、草畜平衡、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经幡清理等重点领域形成了齐抓共管工作的格局。同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针对中央环保督察暴露的薄弱环节与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尽快建立健全源头管控、督查考评、追责问责的体制机制,确保问题整改不反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河南县通过产城融合、园城融合、有机大牧场、生态建设四个先行,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进而实现生态文明与生产发展双促双赢。文、图/县委宣传部 上一篇: 下一篇:司吉昇在调研羊皮纸生产时强调:打造高端产品 创新利益链接 让羊皮纸产业成为真正的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