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政务动态 / 内容列表
感恩奋进,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写在黄南建州70周庆活动召开之际
2023-07-29 09:43 来源: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1953年9月,黄南藏族自治州成立,开启了黄南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个伟大的事件,改变了黄南贫穷落后的面貌,翻开了黄南各族儿女轰轰烈烈建设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新篇章。七十年沧海桑田、换了人间。今天的黄南,正意气风发迈进新时代,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这是感恩奋进的七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届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承关爱而奋起、化感恩为力量,不忘初心、艰苦奋斗,谱写了从落后到进步、从封闭到开放、从贫穷到小康的华丽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州上下主动融入全省“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持续完善“全面建设山水黄南、高质量推进三区建设、打造共同富裕黄南样板”总体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高原特色、黄南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创造了今非昔比、“一跃千年”的历史奇迹。迈进新时代,州委、州政府将更加坚定的用领袖思想指引航向,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胜利前进。

    这是艰苦奋斗的七十年。面对70年前一穷二白、靠天吃饭的发展基础,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抢抓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110.9亿元,是70年前的56倍,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交通条件全面改善,县县通国道、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高速公路不断延伸、西成铁路全面建设,实现了从人扛马驮到四通八达的巨大转变。农田水利、广电通信、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机农牧、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神韵黄南焕发出蓬勃生机。同仁实现撤县设市,尖扎、泽库、河南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70年前的11.6%提高到43%,更多群众过上了现代文明生活。迈进新时代,州委、州政府将更加坚定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继续补齐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继续打造生态文旅、有机农畜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更多团结线、幸福路、致富园。
    这是践行宗旨的七十年。面对70年前地瘠民贫、人畜混居的民生艰难,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竭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连续多年保持民生支出占比在80%以上,把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项措施落到实处。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997、12408元,是70年前的45倍和327倍。教育更加优质均衡,15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寿命预期达73岁,较70年前增长38岁;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发展,黄南藏戏、热贡艺术享誉世界。特别是举全州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4个贫困县(市)、105个贫困村、5.01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新时代,州委、州政府将更加坚定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集中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统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完善长效机制,扎实抓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让群众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是山河秀美的七十年。面对70年前山深林穷、灾害频发的自然环境,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打造“山水黄南”。深入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全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境内主要流域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土壤环境持续保持清洁稳定,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分别达29.43%和69.1%,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雪豹、黑颈鹤等珍稀物种频繁现身,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建了一大批森林城镇、森林乡村,河南、泽库两县草场、牲畜实现国家有机认证全覆盖,国家认证的有机产品、绿色食品、地标农产品数量达128个,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秀美画卷正徐徐展开。迈进新时代,州委、州政府将更加坚定的扛起“国之大者”政治责任,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进一步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严格环境保护执法,建设生态更加秀丽壮美、生产更加绿色低碳、生活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态文明示范州。

    这是团结进步的七十年。面对70年前宗族割据、纷争不休的社会现状,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认真贯彻党的治藏方略,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探索形成了“一核三治”黄南模式,实现由乱到治的历史性转折。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工作全过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纵深推进“民族团结+”和“十二进”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坚持“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家家户户悬挂领袖画像成为行动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共同心声。迈进新时代,州委、州政府将更加坚定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社会大局长治久安。
    这是不忘初心的七十年。面对70年前封闭落后、百业待兴的工作局面,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确保各项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用力抓基层打基础,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执政基础不断巩固。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办好群众的每件事。坚持党要管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以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营造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政治生态。迈进新时代,州委、州政府将更加坚定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始终成为各族人民的主心骨,汇聚起黄南儿女继往开来、同心筑梦的磅礴伟力。
回首七十年,全州上下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勠力同心、奋勇拼搏,创造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历史业绩。展望新时代,全州上下将携手奋进、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