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县坚持“听民意、察实情、解民忧”导向,通过构建群众评估体系、畅通参与渠道、狠抓问题整改,推动开门教育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织密“监督网”、畅通“连心桥”,让群众声音“听得见”。注重打造全方位群众评估网络,确保民意表达“零距离”。从20个领域选聘40名社会监督员,涵盖各行业,形成“专业牵头、专职落实、群众参与”的立体化监督格局。在机关窗口等重点部位设10个观测点,实现“点面结合”全覆盖。整合监督员走访、观测点监测、线上举报等途径,建“线上+线下”诉求矩阵,累计收集民生线索87条。实行县级领导“包案领办”制,分类建账,明确责任、时限和标准,形成全流程机制,推动民生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聚焦“关键处”、破解“烦心事”,让民生福祉“摸得着”。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民生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化解东格尔小区等102户居民“办证难”并“送证上门”。开展供热检查6次,解决问题70余项,抢修管网120余处,实施“小区微更新”优化居住环境。停车治理新增车位237个,建成183个车位智慧停车场,整治“僵尸车”23辆。引导27家商户集中经营,优化经营环境。基础设施方面,抢修供水管网30余处,整治破损井盖158处,清理垃圾15吨。政务服务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办理产权证140宗,拉动抵押贷款2706.37万元,实现“材料齐、当天办”。 转变“老作风”、凝聚“真民心”,让群众感受“零距离”。以作风转变打破干群隔阂,构建“干群同心、共建共享”的良性互动格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供暖、停水等民生诉求“接诉即办”,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响”,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推行“流程再造”,不动产登记优化为“材料齐、当天办”,以“联合检查”替代商户“多头应付”,十年“办证难”化解,群众满意度从35%升至78%,办事便捷度直抵民心;深化“一线实干”,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形成“干部实干、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党群关系更紧密。 紧盯“长效治”、锚定“可持续”,让幸福底色“更鲜亮”。以制度建设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构建“常态推进、久久为功”的民生保障格局。持续开展“理论联学+业务融合”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惠民举措。让年轻干部在基层治理一线经风雨,用实干回应期待。明确医保支付优化、东格尔小区后续服务等事项的时间表,定期向群众通报进展,确保整改不松懈。固化“群众点单、部门接单、社会评单”闭环机制,推动教育成果与民生改善、作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制度建设让群众获得感更可持续、满意度不断提升。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县政协开展城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治理“微协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