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政务动态 / 内容列表 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政策问答(之一) 2020-04-08 04:09 来源: 河南县委宣传部 补上“三农”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政策问答前 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为主题,突出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全面完成脱贫任务,重视脱贫质量,研究接续减贫;要求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短板,重点是基础设施、供水、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生态环境等八方面。突出强调稳产保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求狠抓保障供给、粮食、生猪、设施农业等;抓富民乡村产业、农村人才创业创新、稳定农民工就业、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突出强调基层党建和支持保障政策落实,贯彻落实《农村工作条例》;在“三农”投入、乡村发展用地、人才下乡、科技支撑、农村重点改革等方面,出台一些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这个文件与新世纪以来印发的前十六个中央l号文件既有机衔接、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一贯思想,是指导202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 1.2020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什么?答: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2.2020年要完成哪两大目标任务?答: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中央1号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主要内容共五个部分27条。第一部分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二部分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第三部分是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第四部分是加强农村基层治理;第五部分是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4.2020年确保脱贫质量的要求是什么?答:2020年将对脱贫攻坚进行验收,脱贫质量一定要过关,确保能经得起检验。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既不能拔高,更不能降低,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严格把好贫困县退出关,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加强考核评估督查,实行常态化督导,推动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今年要对全部摘帽县开展脱贫攻坚普查,这既是对各地脱贫成果真实性检验,也是党中央宣布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依据,必须确保过程扎实、结果可靠。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各方面的支持保障力度必须与全面收官的要求相匹配,决不能松懈滑坡。5.加快补上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主要有哪些?答:补短板首先要对照全面小康定性定量指标找到短板。主要包括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环境等8个方面的短板。6.补短板怎样补?答:补短板是要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不是补现代化的短板。今年补短板一定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对标“十三五”规划任务要求去补,对脱离实际、擅自加码的做法要坚决纠正。此外,宣传上也要把握好,防止盲目攀比、吊高胃口。要强化补短板的工作责任和政策举措。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对找出来的短板逐项拿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如期全面补上。7.县乡村在“三农”工作中的职能定位是什么?答: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都要靠县乡村因地制宜创造性抓好落实。县级一定要主抓“三农”工作,不论是落实上级部署的“三农”工作任务,还是化解农村各类矛盾问题,县级都是最关键环节,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真正起到“一线指挥部”的作用。乡镇一定要建成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区域中心,切实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和较完备的生产生活服务。行政村一定要增强为村民服务的能力,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承担着部分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实际上是基层政权在农村的延伸,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村级组织的统一领导,推动村级组织工作整体发挥作用。总之,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工作导向,加强县乡村联动,推动更多资源下沉到乡镇和村,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效能。8.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指的是什么?答:要重点保障粮食、猪肉等11种重要农产品,明确将三大主粮与猪肉作为确保国内基本自给的必保农产品,强调要将有限资源优先用于必保品种。对粮食和生猪生产进行专门部署,目的就是要确保重要农产品供给不出问题。9.怎样发展乡村二三产业?答:如果乡村只搞第一产业,农业就难以提升综合效益,农民就难以实现增收致富,农村就难以改变落后的局面。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在做大做强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依托种养和林特产品的流通业,依托农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乡村旅游等现代新型业态,依托乡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乡村手工业等产业,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切实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尽量留给农民。10.鼓励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的政策是什么?答:发展乡村产业,必须要有较高素质的人才。现在到农村创业创新的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已经成为发展乡村产业的重要力量。据农业农村部调查估算,全国返乡下乡双创人员已超过850万人,其中80%以上搞的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的支持力度,解决好用地、信贷、保险、社保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来源 / 中共青海省委农村牧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一篇: 下一篇:青海最新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