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报了河南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落实情况,听取各乡(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就做好河南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当前全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进度缓慢,结果不容乐观,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时间紧、责任大、任务重,各乡(镇)、各单位务必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认真做好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在稳步推进中谋科学发展之策。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省州对县考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是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效益,实现我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意识,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结合“一优两高”和“三区建设”,高质量推动“山水黄南”战略部署,紧紧围绕草原生态保护、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草地生态畜牧业集约化经营、草畜联动、多元化服务和产业化发展等六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推动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确保省州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在河南县开花结果。二要聚焦工作重点,在落实举措中务干事创业之实。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股份制改造、资源高度整合、生产结构调整、劳力按需分配、多元化发展”的方式,积极引导群众推行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发展之路。一是积极培育经营主体。结合各村实际和群众意愿,产业特点及优势,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加快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步伐,全面开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二是继续优化经营模式。进一步引导农牧民破除自我发展、封闭经营的小农经济思想,通过联合、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方式与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一体化经营模式。三是构建科技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有机产品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检验检疫装备和检测技术水平,推进建立绩效和奖励相结合的以草定畜政策,推进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高质量推动牧业综合体发展。四是健全完善发展机制。严格落实生产管理制度、草地保护和企业准入制度,积极争取省州相关单位对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通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有机畜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和项目建设,精心打造好区域品牌、有机品牌、生态品牌、绿色品牌,进一步夯实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基础。三要强化责任落实,在团结协作中造群策群力之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实现传统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向转变。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的调度、督导和协调。县农牧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认真组织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县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解决工作所需经费等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完成;县审计、司法、信访、民政、自然、教育等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能,做好相关指导和服务工作。二是严格标准程序。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涉及每个牧民利益,要切实保障牧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扬民主、鼓励群众参与。各乡镇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真正让群众参与进来,切实做好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各项工作,确保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三是提高风险意识。此项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宽、关注度高、问题纷繁复杂,很容易引起和激化矛盾,产生不安定因素。因此各乡镇、各部门务必要有风险防范意识,随时注意改革过程中风险点排查,严格新制新规审查报批,认真评估改革工作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对苗头性、萌芽性问题要早预防、早发现、早纠正,及时定纷止争,妥善解决矛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同时,在工作中对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要认真组织复查复核,及时进行反馈并进一步征求意见。

会议还安排部署了当前全县牛羊出栏、抗灾保畜、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