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省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精神,10月23日,河南县组织召开全县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对全县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县委书记司吉昇出席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钢夫主持会议。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落实情况,听取各牵头单位整改工作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就做好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坚定扛起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的政治责任,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期间对我省工作提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结合正在开展的全县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对标对表整改,坚决做到反馈问题“不整改不放过、不见效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要聚焦突出问题,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一是在问题整改上。截至目前,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事项中,需要长期坚持整改的任务有所松懈,抓的还不够细、不够精。长效常治、常抓常严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二是在思想认识上。虽然重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能够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认识与实践的偏差,在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上研究不够、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措施不实。个别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只是生态环境部门的事情,落实主体责任力度不够,在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在环境整治上。当前面源污染防治任务艰巨、来源复杂、难度较大,特别是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等面源污染治理任务艰巨,部分乡镇生活污水污染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网格化体系末端建设存在短板,网格责任末端落实不到位问题。全县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善,存在粪污资源化利用低效的问题。四是在项目建设上。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进展缓慢,各乡镇内无排水设施,生活污水随意处置,影响到牧区人居环境。目前,全县仅有3个垃圾填埋场和2个垃圾中转站,其中部分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存在运行管理不到位、发挥效益不充分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下一步的生态环保督察中还会造成工作被动。三要强化责任落实,为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切实压实整改责任。必须负起责任,共同协调配合,不折不扣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以上率下,压实责任。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政策、业务指导;生态环境部门要履行监管职责,加强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和目标,进一步完善定期报告和检查复核等制度,逐级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整改任务,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要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决不允许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坚决杜绝虚假整改、表面整改、假整改,确保问题整改经得起各级检查、经得起群众检验。二要从严抓好问题整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盯问题,不回避、不遮掩、不等靠,按照每项整改任务确定的要求,扎实推进整改。要做好自查自纠、举一反三,确保督察问题彻底整改、不反弹不回潮,绝不允许找借口、讲条件、作解释、延时限,要充分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死角。三要持续强化督查问责。县纪检监察部门和县委督察委员会要加强对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问题整改进展缓慢、工作落实不力的部门进行专项督查。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任务的,对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严肃追究。四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宣传部门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做好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报道,结合全县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及时公开重点环境问题整改和典型环境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发挥公众和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对整改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媒体报道等形式加大曝光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