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政务动态 / 内容列表
王建军: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奋力开创青海涉藏工作新局面
2021-02-08 10:04 来源: 河南县委宣传部


(本文转自《中国宗教》杂志2020年第12期,作者为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建军)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全面总结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藏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同时对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涉藏工作作出重要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贯彻好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是做好青海涉藏工作的重大任务,也是开创青海涉藏工作新局面的时代机遇。


一、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引领新时代涉藏工作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开辟了党治藏稳藏兴藏理论的新境界,是一部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做好新时代涉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要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新时代西藏工作放在“两个大局”中统筹谋划,从顶层设计和战略选择上把舵定向、谋篇布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创新,是推进西藏和涉藏地区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全面把握、创新应用。

二要领会新方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西藏工作实际,明确提出以“十个必须”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科学引领了未来西藏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对我们党治藏稳藏兴藏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创新发展,是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三要盯紧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突出西藏和四省涉藏地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全面梳理西藏工作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新目标,是我们踏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的指南。我们必须咬定目标、鼓足信心、砥砺前行。

四要落实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紧扣新时代西藏工作的历史使命,统筹部署了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的战略任务,是不断提高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对标对表、精准施策、抓好落实。

五要贯彻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围绕西藏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出发点落脚点,对做好宗教工作、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保护和党的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是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行为准则。我们必须系统谋划、辩证施策、同向发力。


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指导涉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科学指南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青海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动涉藏州县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各族干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海篇章”。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治藏稳藏兴藏重要战略思想完全正确,党中央把西藏和四省涉藏工作统筹部署的决策完全正确,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完全正确。

一是经济快速发展。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国家公园、国家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原美丽城镇、民族团结进步“五个示范省”,积极培育生态、数字、循环、平台“四种经济形态”,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涉藏六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5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支撑能力明显提高。2019年,涉藏六州实现生产总值1139.12亿元,比2015年增长23.2%,进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实惠最多的历史新阶段。

二是民生不断改善。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小财政支撑大民生,将每年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涉藏六州的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就业、养老、医疗卫生、低保等社会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长足发展,主要指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各族群众的生活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截至2019年底,涉藏六州33个县市全部脱贫摘帽,66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5.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481元、11556元,较2010年增加了1.33倍、1.75倍,提前一年实现了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三是生态持续向好。5年来,我们始终站在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的高度,扎扎实实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率先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成功举办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稳步实施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入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和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持续打好防治污染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现在,涵盖水面、湿地、林草的蓝绿空间超过70%,三江源地区每年向下游输送的源头活水近600亿立方米,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绿水青山已经成为青海涉藏州县最靓丽的底色。

四是民族团结进步。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与国家民委合作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大省”,颁布实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持续开展创建“十进”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到2019年底,青海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三个第一”,即:第一个所有市州全部建成全国示范的省,第一个全国示范县市区数量过半的省,第一个一次性荣获全国模范集体县市区数量最多的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在了全国前列。

五是社会和谐稳定。5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青海化,实施青川甘交界地区“平安与振兴”工程,创新县域治理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经验”、玉树藏族自治州“村寺并联”、海南藏族自治州“党建+村规民约”等治理方式,打造“三种类型、四个层级”治理模式,实现社会治理由粗放向精细、由应急向常态、由集中整治到依法治理的历史性转变,各族群众在高原上生活得更加和谐幸福。


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开创涉藏工作新局面的思想旗帜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涉藏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好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部署要求,关键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努力把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开创青海涉藏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我们将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保护好青藏高原上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让青藏高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切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要求,着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高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用青海作为展现青海担当、青海智慧、青海贡献。

二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青海涉藏州县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坚持“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加快建设“五个示范省”,积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推动对口援青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升级加力,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让涉藏州县的发展越来越好。

三要创造高品质生活。做好青海的涉藏工作,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我们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各族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深入贯彻“三不变、四不摘”重大要求,举全省之力实施好“九大巩固提升”行动,推进好“补针点睛”行动,实施好“精神脱贫”行动,以脱贫攻坚的圆满收官接续好乡村振兴的良好开局。进一步完善涉藏州县教育、社会救助、医疗卫生、就业等民生政策措施,提升涉藏州县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连通度、覆盖率,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是青海工作一张靓丽的名片。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实施意见》的部署安排,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各民族的心灵深处。特别是要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营造“两个共同”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创建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五要不断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藏传佛教在青海影响广泛,必须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宗教界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依法依规管理寺庙,完善寺庙管理长效机制。把公共服务向寺庙覆盖作为强化治理的手段,把基础设施建设向寺庙延伸作为推动寺庙僧尼融入现代社会的载体,以利寺惠僧政策凝聚人心。加强藏传佛教寺庙财税监管,总结推广寺庙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加强宗教团体和宗教院校建设,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人才队伍。大力宣传好宗喀巴大师、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等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典范,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树立正信正行。

六要加强党的建设。涉藏工作是全党的重要工作,党委要履行主体责任,旗帜鲜明加强领导。我们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涉藏工作的最高标准,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扎深扎稳扎牢涉藏工作的群众根基。传承和弘扬青藏高原“五个特别”精神,丰富和拓展新青海精神,继续开拓奋进、拼搏奉献。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以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为根本,以选优配强党政领导班子为重点,推动涉藏州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做好新时代涉藏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做好新时代青海涉藏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不断开创青海涉藏工作新局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宗教》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