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扶贫一线,将党的组织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县委统筹帷幄,各级党组织勇挑重担,全体党员干部冲锋陷阵,转观念、兴产业、促发展,团结带领全县各族群众走上了一条韧性奋斗的脱贫致富路子。全县25个村、4个社区实现党支部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农牧、有机办等行业部门分别与赛尔龙乡兰龙村、宁木特镇作毛村成立联合党支部,打造兰龙、作毛生态有机畜牧业示范村,以点带面扩大覆盖面。
坚持民生为本,增强群众幸福指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从物质条件改善到精神“富裕”,让牧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保持定力、久久为功,抢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契机,以实际行动把群众的“小事”做好做实,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贫困户490户1825人,分散安置451户1715人,15年免费教育、“先住院、后结算”等全面落实,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绝对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牧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真正体现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坚持跨域协作,创新推进开放融合。坚持开放、互利、共赢大发展理念,着力发挥招商引资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先后在北京、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宁波、成都、呼和浩特等城市举办招商引资暨有机产品推介会,余宁波市体育局、国际艇球联赛组委会等签订战略框架协议20余项,签约金额达40多亿元,完成“天赐蒙旗”“青南牧场”等24项137件区域品牌商标注册工作,2020年“青洽会”完成签约项目4个,签约金额2.86亿元,““天堂草原·幸福蒙旗”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实现了有机畜产品从草原“深闺”走向大中城市的全新突破。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守经济稳中有进底线,积极应对金融领域风险、实体经济困难等,坚守社会大局稳定底线,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精准防范化解全县各领域面临的重大风险,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发挥脱贫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办各类短期技能培训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共举办各类短期技能培训39期1843人,培养致富带头人60余人,着力解决牧民群众劳动技能欠缺、致富带头人和村级产业项目缺位、项目带贫益贫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增强脱贫群众自身“造血功能”。
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创新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不断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30个行政村小康示范村建设任务,覆盖率达76.9%,基本实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管理民主、和谐稳定”的建设要求。
坚持政策扶持,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注重补齐短板和持续发展,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2017年以来,共投入扶贫资金约2.76亿元,用于小康示范村建设、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光伏扶贫项目扶持和基础设施。积极衔接金融机构协调争取扶贫贷款资金,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放“530”贷款309笔,金额721.3万元,共贴息56.7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