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瓦卓玛,请你介绍一下韩愈的生平。”
听到这些名字,你以为这是在藏区的课堂?然而这琅琅书声却是从北疆的鄂尔多斯高原传出,40名来自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学生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鄂尔多斯市一中南校区上语文课。
这是一堂语文课,也是一场跨越1千多公里的“培民族团结之根,铸民族和睦之魂”的实践课。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于2019年8月签订了五年的委托培养计划,到2023年,伊金霍洛旗将培养出3批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高中毕业生。
鄂尔多斯市一中伊金霍洛南校区校长陈峥介绍,学校为了照顾孩子们的汉语基础和学习能力,选配学校骨干教师任教“育才”班,每个老师都针对普通汉授班和育才班准备了两套教案,在人教版通用教材的基础上,按照学习进度编制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考试方案。考虑到孩子们年纪较小就离家千里,学校还积极协调地方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免费教科书、教辅资料,发放生活补助、购买医疗保险,并利用节假日委派专人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研学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开阔学生视野。
一年多来,委培项目班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得到家长、师生一致认可。
15岁的多杰措毛是第二批来到伊金霍洛旗就学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学生。在考察团与2019级、2020级两届民族班学生的亲切会面中,她的一席话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你为什么愿意离家千里到异地求学?”
她回答说:“因为外面的世界更大,在外求学会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
伊金霍洛旗委统战部副部长奇喜海认为,只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孩子们对未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期待,才能真正在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中得以实现。
看到家乡的孩子在异乡健康快乐地成长,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钢夫十分欣慰。他勉励民族班同学要在伊金霍洛旗努力学习、安心生活、健康成长,不辜负伊金霍洛旗政府、教体局和学校的培养,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要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早日成为家乡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
伊金霍洛旗旗委书记华瑞锋表示,伊金霍旗与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在教育领域加深友好合作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生动实践,更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范例。
来源/内蒙古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