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政务动态 / 内容列表
心灵的灯塔 ——记河南县退休教师索南才让
2021-04-23 09:33 来源: 河南县委宣传部
每次来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不由自主会想到这样一些名字,尕布龙、尖措、阿什加、索南、索南才让、拉毛才让、勤考……
他们有的位至省长,有的只是普通牧民;有的已经离世,有的依然健在;有的一生甘为公仆,有的素愿行善平生。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优干宁镇,他们的故事已家喻户晓。因为在许多老百姓看来,他们都是自己身边的平凡人,唯一不同的是:人的一生,也许可以做几件好事,但他们却做了一辈子好事。
索南才让,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4月10日,初雪过后的清晨空气清新,穿过铺满沙石的院落,我们走进位于优干宁镇东北角的索南才让家中。采光玻璃封闭的四间砖房面南背北,客厅里陈设简单。

索南才让1991年毕业于黄南民师,于2015年在柯生乡完小校长任上病退。期间25年,先后在河南县最偏远的多松乡和柯生乡任教。
应我们的邀约而来,与他共事15年的同事扎西加告诉我们,因高海拔和恶劣的气候条件,索南才让胃部做过两次手术,还患有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曾备受病痛折磨,一米七的身高,最瘦的时候,体重只有103斤。
索南才仁的妻子叫索南卓玛,退休前是柯生乡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他们膝下育有一儿一女,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
这是23年前那个冬天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在柯生乡中心小学的4排平房前,一位29岁的小伙子正在细细打量着眼前的这所校园,回到宿舍,他在一张白纸上画下一张草图,上面写着《校舍示意图》,1998年12月。
显然,这不是他心中理想的校园,尽管,他还无法绘制出自己心中这所小学未来的蓝图,但他觉得,这所学校最起码要有操场、食堂、院墙,还要有分工明确的男女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更理想一些,校园内要有花园和草坪的妆点。
那一晚,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想到了该如何筹集资金,如何规划校园,他甚至想让这所花园般的学校,吸引全县更多年轻有为的教师,把偏远牧区的孩子们送出草原,送到山外……
正是从那个冬天开始,他盘活学校的牧场,带着师生勤工助学,奔走县里的职能部门,甚至打起自家存款的主意——紧缩日常开支,每月能多存些钱以备后用。
他,就是这所学校的新校长索南才让。
一晃8年过去,同样是一个冬天,37岁的索南才让趴在办公桌上,正绘制着《柯生乡完全小学的校园建设完成图》,日期是2006年11月。
这所校园大门向东,正南是健身区(有滑梯、单双杆、乒乓球台、五部联合器),往北是标准操场(分为篮球场和足球场),再北面是绿化区(有花园和草坪),再北则是功能区(有教学楼、实验室、会议室、医务室、种植试验区和职工食堂),下来就是职工宿舍和男女生宿舍,最北面是公厕、暖棚和学生食堂,校园中部偏西还设有宣传栏和国旗台。
只是,这张图纸已不再是一张蓝图,它实实在在的呈现在全校师生的面前。
整个校园建设,除了那栋教学楼由县教育局投资,其他的配套设施都是索南才让自筹资金建成的。由他亲手绘制施工草图,带领全校师生平整场地、打地基、垒院墙、植草皮、种花籽,监督施工方保证施工质量……其中的自筹款项,除了学校牧场收入和师生勤工俭学收入外,索南才让个人捐资达4.66万元(档案证明齐全)。
此外,与他共事15年的扎西加(时任柯生乡完小副校长)证明,索南才让担任校长的19年,捐资修建乡幼儿园,资助贫困高中生、大学生,替贫困教师支付医药费,为学校图书室购买书籍,承担全校孤儿6年的学习用品费等等款项,总计达到23.2万元。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我们还看到了索南才让办理退休手续时的一张资产登记表,大到校舍、牧场、车辆、办公室、门铺,小到桌椅、压面机、垃圾桶、喇叭、乒乓球,资产共涉及教学、体育、卫生、校园文化、牧场、交通、财务7大项67小项,件件数据清晰,最后的学校总账余额47.89万元,其他收入2万元,牧场收入1.40万元,合计51.3万元。
谈到当年翻新学生宿舍的原因,索南才仁翻出几张1998年11月拍的照片,上面房屋门窗残破不堪,四面的墙壁都是裂缝。他这样说道,我是这所学校的校长,让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危房里多住一天,校长就失职一天!
可以想见,此后近一年,索南才让是如何在一天天的心灵煎熬中度过的,直到一年后新的校舍建起来。
这些都是普通而平凡的小事,但这种小事日积月累之后,即使发生在一位普通老百姓的身上,也会形成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其实,索南才仁作为一名小学校长仅有这些故事就足以为人称道了。但是,索南才让毕竟是索南才让,捐资助学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驿站。
那是2005年一个夏日的黄昏,索南才让在与妻子索南卓玛饭后闲聊中得知,乡卫生所里,最近来了一位右眼失明,患上癌症的老奶奶一直在输液,可能是因为家里困难,一直没有支付医药费。
第二天,索南才让悄悄去看老人,打听到仁卓老人家中的窘境,看到她因重病折磨消瘦的身体,他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贴着额头小声告诉她,不要为医药费担心,看病需要的所有费用,不管多少,都由他来承担。
仅仅一个月后,年近七旬的仁卓老人离开了人世,索南才让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帮老人算清了医药费,总共七百元钱。
从这一天开始,索南才让捐助残障人士的善举,便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在他家中,有一摞厚厚的册子,数一数,共有八本。
河南县社区居委会严重残疾人花名册。
河南县赛尔龙乡严重残疾人花名册。
河南县柯生乡严重残疾人花名册。
……

翻开其中一本的第一页,户主姓名,残疾人姓名,残疾类别,捐赠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沓花名册里,详细记录着全县136名严重残疾人的家庭信息、人数、资助钱物的更新状况。
在9年多的时间里,索南才让已经为这136名残疾人家庭捐助过3次毛毯,更换过3次被褥、床单被套,每隔3年更换一次部分残障人士需要的拐杖、轮椅等物品,每次探望这些家庭,索南才让都会根据每个家庭的困难程度,留下一千到一万元不等的资助金。
我们一同走访了住在优干宁镇泽惠小区的才考家。在敲门后,足足有3分钟,手脚残疾的才考才扶着墙,颤巍巍地打开门,见到她的第一面,我们的心像被扎了一样,一下子缩成一团,只见索南才让紧跨一步,搀扶着她,几乎是一寸寸挪到沙发前。

这时的才考是幸福的,因为她的身体在不停地颤抖,口齿不清的她嘴里一遍遍重复说着“瓜真切”。

才考一家四口人,她和妹妹扎西昂毛严重残疾,必须借助工具才能行走,由父母照顾俩人的饮食起居,家境可想而知。

这次探望,索南才让依惯例掏出一沓现金,塞进才考手里。

我们走访的第二个残疾户,是住在优干宁镇河曲社区11号楼2单元的仁青措家。这位小姑娘今年10岁,患有脑瘫,残疾证上写着肢体一级残疾。母亲斗格卓么腰椎患病,是肢体三级残疾。母亲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人月领取国家保障金1275元,除了支付廉租房房费、水电物业费、信息费外,所剩无多。索南才让的资助,无疑是雪中送炭。

除了捐助本县残疾人,索南才让还牵挂着县外甚至省外的残疾人。他曾为贵德县福利院的老人们送过水果,捐助过现金;还资助过甘肃临夏县的回族贫困家庭,甚至通过多方介绍,他先后捐助了60名省外残障人士家庭。

在一次次与索南才让、与他的同事和亲人们的交谈中,我不断地问我自己也问他们:他倾毕生心血为弱势群体操劳究竟图个什么?

直到同行的黄南报记者才仁措在离开仁青措家时,匆匆塞给她200元钱,才恍然明白,是的。这难道不应该吗?我们是否已经习惯于太多的不应该,而对应该的却早已忘怀了呢?
截至2021年4月10日,索南才让共计捐款93万元。今年是不凡的一年,在他心中,又有了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完成个人捐款100万元的目标。

也许,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入党誓词;也许,是为了践行他“感党恩,跟党走”的承诺。但我认为,无论他怎样想,他都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都是一位优秀的国家干部,而非合格。

索南才让说过:“也许用这100万,我可以在西宁买套房子,但是它不能给我带来太多快乐。我是一个普通牧人的儿子,出生在高原牧区的帐房里,一切简朴都是习惯,所有快乐源于助人!”

文/姚斌 才仁措  图/姚斌 黄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