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中央和省委、州委关于干部工作的一系列政策精神,着眼当前和长远事业发展需要,坚持以加强培育为基础,以选好用好为根本,以从严管理为保障,持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着力构建“选、育、管、用、爱”全链条培养选拔工作机制,锻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一是严格标准,拓宽视野“选”。坚持把干部推荐储备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按照“缺什么、选什么”“缺什么、储备什么”的思路,将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干部纳入后备干部队伍。突出政治素养选拔。始终将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干部在学深悟透中补钙培元、立根固本。全面落实政治鉴定和党风廉政“双鉴定”制度,探索实行“多考合一”的政治素质考察体系,梳理出政治素质考准考实20项正向指标和20项反向指标,通过日常了解、考察对象自评、调研谈话、核实甄别等4种途径,做实做细干部选拔任用政治“体检”。突出事业为上选配。坚决破除狭隘的民族意识、宗族意识,打破隐形台阶,注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重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2019年以来,县委常委会研究任免干部18批次276人次,提任干部96名。突出专业素养选用。紧盯班子结构合理搭配和整体功能提升,统筹选配各类干部,促进学历专业、经历能力与岗位需求匹配融合,公平公正推荐使用干部。在配备农牧、审计、统计、财政、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班子成员时,注重提拔选用专业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充实领导班子,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知识、专业结构。
二是健全机制,拓宽渠道“育”。坚持把干部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提升工程来抓,切实做到人岗相适、能责相配。加大培育力度。认真贯彻落实《黄南州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年轻干部“123”培养计划,大胆提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打通了年轻干部成长绿色通道。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放在核心、重心的工作岗位,放在能力强、素质优的“一把手”班子中跟班培养、扎实历练。2019年以来,先后在重要工作一线提拔任用正科级年轻干部21名,副科级年轻干部53名,占提拔任用干部的54.5%。特别是今年换届后,全县6个乡镇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61.29%,本科以上学历占82.26%,全面优化了全县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注重教育培训,坚持全覆盖培训和菜单式选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创新“党旗红”党性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县人民政府旧址”“黄河南蒙旗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展学融合”教育教学模式,突出理想信念、党性修养、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廉政建设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干部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干部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养。突出实践锻炼。把乡镇作为干部锻炼培养的一线平台,采取一线培养、多岗位历练、重大事项考验、外派挂职等多种渠道,为干部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培养锻炼平台。抽调年轻干部参与重大活动、大型会议筹备工作,通过“大手拉小手”,老同志“保姆式”传、帮、带,帮助年轻干部增长才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大局,择优选派44名年轻干部到全县18个村挂职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建立完善县乡村社四级干部联户制度,让年轻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开展政策宣讲、普法教育、指导生产,全面了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和思想动态,在实践中锤炼品质、改进作风、墩苗壮骨,厚植为民情怀。
三是从严要求,跟踪服务“管”。以“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思路,坚持把管理作为干部健康成长的重点来抓,突出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为干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党性锤炼。牢固树立“从严监督干部就是真诚关爱干部”的理念,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制定出台干部考核奖惩、请销假、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等7项制度,紧盯“关键少数”,给全县55名领导干部列出问题清单,发放“廉洁勤政温馨提示”,教育引导各级干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重实干、转作风。建立帮带机制。明确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与年轻干部“1+1”结对帮带任务,强化日常跟踪了解,围绕日常管理、年度考核、后备干部考察等工作,采取“听、看、访、查、析”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掌握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现,适时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培养措施,有效提升了干部的工作动力。明确激励导向。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细化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坚持考用结合,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推动能上能下,严厉治庸治懒,为选人用人打下良好基础。用足用活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优先解决在基层重要岗位的干部,最大限度地调动干部积极性。深入贯彻落实《黄南州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25条措施》,树立凭实绩用干部的正确用人导向。
四是重点培养,不拘一格“用”。坚持“识人看大节,用人看主流、看发展”,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强化选用措施,加大选用力度,对素质好、潜力大、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进行培养锻炼,保持了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坚持客观全面识人。把干部选拔使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树立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用人不疑的观念,大力培养使用优秀干部,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拓宽到各个阶层、各个战线、各个领域、各个组织,善于发现、敢于选拔各领域群众公认、踏实工作、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实现任职时间、岗位和人员的最佳结合。坚持事业为上择人。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要求,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等观念的束缚,注重真才实学,紧扣服务发展、基层经历,注重从重大任务、日常工作和群众口碑中考察了解干部,努力把一贯表现优秀、工作作风扎实的优秀年轻干部纳入组织视野,尽心“扶上马”、尽力“送一程”。全面依法畅通事业单位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渠道,通过乡镇换届选举,8名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充实到了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深化轮岗交流用人。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 兼顾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对班子结构建设、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正向激励等方面需要,统筹推动干部轮岗交流,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到党政机关任职,从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充实到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施行结构性交流、推行培养性交流、开展适岗性交流,优化班子结构,保证干部成长有途径、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2019年以来,县级干部交流任职 48人(次),科级干部县乡交流任职73人(次)。
五是人文关怀,无微不至“爱”。深入开展主要领导干部与干部人才“双向约谈”工作,将年轻干部作为重点约谈对象,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定期进行思想政治状况分析,帮助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有利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身心上关怀,关心关爱有温度。全面推行干部健康保健网格化管理,建立干部体检档案制度、重大疾病情况报告制度和救助制度,健全完善体检结果研判、运用及报告机制,进一步推动干部医疗保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为各乡镇配备救护车,修缮村医务室,严格落实干部带薪年休假、探亲假、AB岗等制度,解决了干部子女上学和老人就医问题,帮助干部解决后顾之忧,让干部切身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工作上支持,容错纠错促担当。积极推动容错纠错机制落地见效,大力倡导“允许试错、宽容失败、鼓励担当”理念,用机制让实干者轻装上阵、心无旁骛谋发展。理清“免责清单”,注重问题源头疏导,坚持“八看”准确甄别,以“三个区分开来”为遵循,从问题性质、工作依据、主观动机、决策过程、履职取向、情节后果、纠错表现、群众态度等8个环节看问题,自下而上梳理出10种情形、5个方面“免责清单”,从心理上和机制上为干部干事创业松开手脚。生活上关心,重视爱护留得住。全面解决干部职工最关心、最直观、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干部周转房、职工食堂先后投入使用,购置车辆,推行租赁模式,解决干部出行难题,让干部住的“舒心”,吃的“放心”,干的“开心”,稳住了干部队伍,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做到了用“情”用“策”留住干部。
文/县委办公室
- 上一篇:
- 下一篇:十五届县委第6次常委会(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