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部门信息 / 内容列表
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新坐标”
2022-03-30 10:50 来源: 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宁木特镇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全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奋力在新征程上交出一份乡村振兴的优异答卷。
强化政治功能,锻造坚强战斗堡垒。推动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建强基层党组织是关键。宁木特镇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建强村级班子、深化群众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持之以恒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深研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担当实干精神,党委政府班子成员严于律己、行为示范,推行领导班子对上分块包抓、对下联村“一把抓”、贫困村驻村“深入抓”的工作责任制,严格干部队伍管理考评,扎实落实“周会、月晒、季评、年考”管理制度和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清单,在全镇形成了“人人争先进、人人讲奉献、人人做贡献”的浓厚工作氛围,树立了干部和机关的良好形象。健全基层党建责任落实和目标管理评价体系,建立乡镇干部包村联户工作制度,全面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坚持“支部领航、党员带头、群众参与、集体增收”的原则,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效破解村级组织为民办事没实力、服务群众没平台、管理群众没手段的症结性问题,做好做实村级党组织领导地位,党在农村各项政策得到全面有效落实。突出抓好群众教育,结合实际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主题教育,丰富“五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道德评议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弘扬典型力量和好人文化,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组建志愿服务队,引导村民勤劳致富、崇德向善,实现志智双扶,有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坚持绿色发展,做优做特致富产业。乡村振兴,产业为基。宁木特镇立足镇域实际,从选准目标、市场需求入手,不断探索,逐渐发展形成了以肉、奶、皮张为代表的短线产业,以风干肉、食用菌、饮用水厂等为代表的中线产业,以黄河大峡谷旅游品牌为代表的长线产业,构成了立体的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做特做优的发展方向,以科学完善的产业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推动特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打造河南县首个由镇政府组织引导的扶贫小集市,推行“政府+市场+牧民专业合作社+牧户”的订单牧业,创建“合作社+贫困户+品牌推介+定点销售”的合作模式,建成赛尔永村蔬菜大棚,浪琴村风干牛肉加工厂,作毛村、苏青村生态有机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夏拉村王瓦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冰魂饮用水厂等特色产业基地,让牧业生产从“乡镇小卖”走向“规模定制”。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益733.69万元,把100%的贫困户全部捆绑在了产业链上,全面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顺利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破零化蝶”。
树牢民本思想,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基层干部直面群众,能不能在工作中始终做到一心为民,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宁木特镇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大力推进高原美丽城镇建设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工程,加强城镇建设、优化功能区划、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镇品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在各村组建乡村道路养护队、畜牧业生产服务队、卫生服务队、红白理事会等各类公益性服务队21个,常态化开展农技指导、疫情防控、红白喜事等服务活动,健全长效机制,村级所有事务都得到有效管理,乡村治理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村风貌明显改善。加强防汛、草原防火、工地和校园周边秩序综合治理,对存在工地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隐患和漏洞环节及时整改,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项目、活动、事项逐一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减少和预防重大风险隐患。以“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推出颇具特色的“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牢固树立全镇各族干部群众“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凝聚全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深入推进新一轮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问题的摸排化解工作,积极开展“下基层 担使命 转作风 履职责”大接访活动,集中调处调解矛盾纠纷,把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切实做到排查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不断提升全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践行“两山”理论,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宁木特镇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聚焦全镇人居环境突出问题,以“网格管理、定人定责、区域到人、层层落实”“的工作模式,实行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定时段的“四定”卫生整治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建立“包村领导+村‘两委’+党员+牧民”的工作机制,组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将公路沿线、镇村主要街道、房前屋后及河边沿岸的垃圾进行“拉网式”清理,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无死角、无盲区,有效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线上微信群转发、线下入户动员和全镇广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行动、广泛参与,引导群众增强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努力营造共建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成立环境卫生整治专项督查小组,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常态化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逐项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实行对账销号。各村建立日常巡查机制,成立巡查小分队,对各村乱倒垃圾、乱排污水等现象进行全天候巡查,加大整治和宣传力度,着眼近期整治与长期坚持相结合,切实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的“成色”更足。

文/宁木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