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开通报2024年第二批毁林毁草典型问题以来,县委县政府诚恳接受,主动认领问题,坚持以问题为鉴,以问题整改为戒、汲取教训、举一反三,高位部署,统筹推进河南县砂石矿开采领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快破解生态环境难题,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坚持高位推动,精心谋划部署。自整改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谋划。一是召开专题会议5次,集中警示约谈会2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督导调研、明确工作要求,同时多次带队赴省林草局、西安专员办对接,准确汇报整改工作进展;二是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压茬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开通报2024年第二批毁林毁草典型问题河南县整改方案》,集中力量对第二批毁林毁草典型问题进行严格监管、全面排查、系统整改;三是制定印发《河南县砂石矿开采行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河南县生态环保领域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细化整改举措,严肃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限,切实举一反三,查漏补缺,确保将存在问题保质保量整改到位。 深入排查整治,压实整改责任。对照国家林草局通报的典型问题,逐条细化整改措施,逐项明确整改责任,挂图作战、督办落实、办结销号,做到不查清问题不放过、不查清责任不放过、不整改到位不放过,确保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通报典型问题全面整改到位。一是形成工作合力。组织生态、自然资源、水利、林草、综合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联合依法依规调查处置,实行整改工作日报告制度,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跟踪整改进度,每日将整改进展情况报送县委县政府,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二是迅速启动调查。经调查,该企业实际超出行政许可范围0.4971公顷(7.4575亩),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立案调查,对现场负责人进行询问并形成《询问笔录》,收集相关资料后,于2024年6月27日对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河自林草罚字〔2024〕27号),并进行顶格处罚,2024年7月23日向企业下发《行政处罚决定催告书》,该企业于2024年7月29日缴纳罚金14765.65元。三是依法科学评估。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多措并举抓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推动矿山“病症”整治恢复落地见效。我县于8月22日,28日分别邀请省级专家李希来一行2人、青海省紫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矿山修复专家,赴我县五家砂石料场现场指导修复工作。专家针对问题症结精准“把脉”“靶向医疗”,对每个矿山存在的问题症结深挖细究,依托院地合作协议,并参考木里煤矿修复案例,由青海省紫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五家矿山实际情况和各自开发利用方案、植被修复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完善并经过专家论证后,我县将严格按照优化完善后的植被恢复方案、开发利用方案等进行整改。四是贯彻落实整改。为了尽快完成超出行政许可范围草原植被恢复工作,河南县林业和草原局于8月8日对该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企业已停工停产,按照要求制定由第三方制定《植被恢复方案》,截至目前,已规范设置排土场,已提供水土保持监测报告;已建设危废暂存间标识、危废出入库台账;对第一、二台阶已挂网喷播,植被养护和场地平整正在整改中,开采完成的三个台阶进行修整;临时用地恢复问题于2024年8月31日开始整改。强化执纪问责,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砂石矿开采企业的日常巡查和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一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开展集体约谈2次112人,与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等逐级约谈17人,解聘问题通报砂石矿区域生态管护员1名;召开“河南县矿山企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对5家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二是县纪委监委谈话8人,拟立案2人,诫勉谈话4人,通报批评2人,作出深刻检查8人,下一步报请县委常委会研究后执行。三是针对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替代修复的方式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县林草部门对黄南州天顺建设有限公司越界开采、占林占草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目前专家正在评估中,待评估完成后,启动立案侦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把毁林毁草典型问题整改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试金石和良好的机遇,进一步强化立行立改、边督边改,聚焦问题整改,压紧压实责任,强化跟踪督办,从严从重问责,以“工匠精神”,盯牢抓实每个节点、每个环节,确保整改工作全面完成。